最新资讯   News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优秀论文赏析之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点击:475

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李淑苹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问题导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本文就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实践策略

问题导学模式的开展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再经过者合作探究对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问题设计方面

首先,部分教师在开展问题导学教学应用过程中没有对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具备情况缺乏掌握,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度缺乏了解使教学内容脱离课程标准,******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和新颖性却是对问题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没有认真考量,使问题的设计缺乏目的性。最后,教师在提出问题时,缺乏对问题之间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的综合评估,使问题的提出缺乏推广性和渐进性。

(二)教学实施方面

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遇到问题时,丧失与教师沟通的积极性。其次,部分教师只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给与回应,缺少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缺乏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部分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只是快速地对问题进行讲解,缺乏给学生安排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对问题进行合理设计

1.问题的目的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己提出问题的目的性进行合理设计,结合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共同参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功用性,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有效解决。最后,要重视问题的价值性,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2.增加问题的趣味性。教师在进行问题的提出时,要有效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对实际生活问题的解答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认同感。例如,在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电影院的座位进行问题的提出,对电影票上印有什么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对电影票信息上座位的对应关系进行认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坐标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3.注重问题的递进。教师在开展新的概念定理教学过程中要先带领学生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对新概念定理中的要素进行层层的剖析,通过开展具有递进性问题的设计,学生可以对******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例如,在进行《幂的乘方》一节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出“已知2m=2,则22m=?”该问题前面部分可以调动学生对新的认知结构进行认识,问题的后半部分可以调动学生复杂的逻辑思考能力,需要获得外部帮助才可以进行解决,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4.注重框架的构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前两步所得信息确定教学目标。第四步:对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第五步:优化改善问题。第六步:拓展问题涉及的知识。第七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二)问题的提出和思维引导

1.教学问题的提出通常分为两种形式,根据提出问题的主体不同分为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是在教学开展之前通过对教材和教学标准的研究,进行问题的提前设计,具有递进性和层次性,教师通过在课内提出任务型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师通过显而易见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思路进行引导,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任务型问题主要是学生通过问题的设计对学生进行学习任务方向的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开展自我学习或者合作学习,一般该类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实现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会受到学生思维的局限影响,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度,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合理利用两种提问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教师要对数学文化、思维和方法进行深入钻研,对问题的来源、发现和发展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是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为间接经验,间接经验相对于直接经验可以拥有更高的知识获取效率,但是间接经验通常抽象程度较高,信息量较大,所以教材通常会给出知识结论而对于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讲解较少。教师在对数学概念进行教学时,要对数学的文化、思维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概念的思维过程。

(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1.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轻松融洽的师生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引导学生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关注,培养学生的质疑******为学生提出问题奠定心理基础,即使学生提出不合理的问题也不轻易的否定,寻找学生想法中合理的成分,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符合自身知识水平,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进行关注理解,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

2.重视动手记录。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纠正,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对问题的收集和记录,******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预习,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程的自学,对问题进行标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不理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勾股数,3,4,5;6,8,10;8,15,17等,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尝试画出直角三角形,为以后研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随着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合理设计,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大庆.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2020.

[2]李兴金.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解析[J].孩子天地,2020(0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