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News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优秀论文赏析之《论语》中孔子“学生发展指导”教育启示

点击:487

《论语》中孔子“学生发展指导”教育启示

——以高中语文必修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国家提出的“学生发展指导”的基本内容,以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从学生发展指导角度探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行为以及对现代高中语文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学生发展指导;高中语文;论语;孔子

学生发展指导是教师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预防并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困扰,而开展的教育行为。主要包括在理想、心理、学业、生活与生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指导******大力提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但仅仅靠教师从思想上进行点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教师从生活、心理、学业、生涯等多方面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指导才行。语文教师也应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应有的作用,积极作为,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有效地融入学生发展指导。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出自《论语·先进篇》,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节,也是孔子指导弟子理想、生活、学业、心理、生涯的经典教学案例,也是目前有文字记录的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学生发展指导案例之一。本文将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以下简称《侍坐篇》)为例,探究2500多年前师圣孔子的“学生发展指导”教育行为及其对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学生发展指导”的启示。

一、“吾与点也”——孔子于弟子之“理想指导”

理想教育是孔子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侍坐篇》文中,面对老师的问志,四个学生的回答虽不同,但每人均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志向。子路志在“以武治国”;冉求志在“经济强国”;******而明显对曾皙的理想志向予以充分肯定,对其追求的“大同世界”和理想中的“大我”予以由衷的认可。因为前三位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理想志向虽都在“邦国”,但更多停留在追求个人才能展现、个人事业成功的层面。而曾皙的理想则把个人价值同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没把自己当成人民的领导人,体现了其“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尚理想情怀。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极为重要的一段成长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在理想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具有启蒙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尽早树立明确的志向,使之拥有终身学习的动力,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坚持不懈,披荆斩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则何以哉”——孔子于弟子之“生涯指导”

《侍坐篇》中,四个孔门弟子对于老师的问志,均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表明了在孔子的日常教导下,孔门弟子对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均有自身强烈的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子路志在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他认为自己仅需要三年,便可将这个国家的子民训练得勇敢善战,******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宁和谐的理想国图景,表现了其对所向往的“天下大同”理想社会有清晰的愿景蓝图。这都说明了在孔子日常潜移默化的教导下,其弟子们清楚地了解自己兴趣、能力倾向、个性特点与生涯发展的关系,为自己规划了清晰的职业生涯。

如何让每个学生准确定位自己,迅速适应未来社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成功实现理想抱负,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语文学科作为兼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要主动承担起生涯指导的教育责任,让我们的学生也像《侍坐篇》中孔子的弟子们一样,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清晰自己的发展道路,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必备品质等,为未来成长和发展做好铺垫。

三、“毋吾以也”——孔子于弟子之“心理指导”

孔子在问志之前,首先为学生疏通心理方面的障碍。上课一开始,孔子就告诉弟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孔子是希望弟子们能消除他们心理上长幼尊卑的不平等,让学生不必在老师面前有心理压力,不要在意老师的年长,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要敢于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为后面四弟子自信地投入讨论,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可见孔子高度重视学生心理指导,尽管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还没有“心理指导”这一提法。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日新月异,尚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巨大,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紧张、******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侍坐篇》中孔子的“学生发展指导”智慧,启发我们要按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中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放松,从而降低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因素对学生的消极影响,达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夫子哂之”——孔子于弟子之“生活指导”

《侍坐篇》中子路第一个发言。“率尔而对”,旁若无人,脱口而出,未经孔子点名就自告奋勇地回答。因此可以看出他不甚谦逊的态度和直接坦率的性格。他的发言内容也不算谦逊,前半部分极言国家处境之艰难,后半部分则说交给自己治理,短短三年即可扭转局面。两相比照,可见其志不在小。因此孔子认为子路的态度不够谦逊。对子路的率性发言,******弟子们敏感地意识到老师的态度,第二个发言的弟子冉有就谦逊许多了,他在言志中特意强调“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更是主动表达了谦虚的态度。公西华第三个发言态度更加谦逊,一开口就表示自己能力不够,但愿意学习,而且只愿意做主持礼仪的小相,不直言治国理政。孔子一向强调“为国以礼”,他曾说过,“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如礼何?”(《论语·里仁》),而生活中的“礼”和“让”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面对曾皙“三子者之言何如”的问题,孔子从日常交际、待人接物方面对学生适时进行了生活指导,他评价子路“其言不让”,而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谦虚,甚至过分谦虚的态度,孔子也是有所保留的。

学生进入青春期,人际观念和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深入内心世界,渴望关注和认可,希望自己能在集体中和谐相处,对友谊和良好人际关系有着迫切的需求,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应适时地融入对学生待人接物、沟通交流方面的技巧指导,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五、结束语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探究《侍坐篇》中孔子的“学生发展指导”教育行为,******“学生发展指导”的融汇结合。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作为学科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由教书为重心向育人为重心进行转变,做好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理想、生活、心理、学业和生涯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做学生发展指导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