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News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论文写作之摘要和结论该怎么区分?

点击:502

论文写作之摘要和结论该怎么区分?

 

国内科研在慢慢走上正规的过程中,科研新人写作学术论文时往往分不清摘要和结论,甚至简单地把两者互相复制粘贴。我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描述两者各自的特征,从而辅助大家理解两者的异同。我认为摘要的目的是通过相对浅显的概念引诱读者进入论文主体;结论的目的是给能全文阅读的人一个总结并升华。深刻理解这两个目标能帮助读者理解其中每一句话的结构和功能的双重作用。若能理解,论文作者所讲的故事也许可以跃然纸上,让读论文变得少些枯燥,同时能写出自己的学术故事。

1.问题:粗糙的脸、干瘪的魂

如果您写过,现在回头看下自己写过的毕业论文,或者认可度更高的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章节小结和结论三者是不是有一种相视而笑、笑而不语的孪生默契?如果如此,不妨先停下来,思考下,看能不能想清楚以下问题:

摘要和结论应该分别写什么

按照这设想,两者是否又有明显的区别

如果有区别,这个区别又该如何通过对文字和逻辑的编排来实现

没有思考并自己弄清以上问题之前,解决之道似乎异常简单:模仿前人。把师兄师姐甚至老板的毕业论文拿过来,换上自己的数据和结论。《15天冲刺硕士毕业论文!》。这样写论文确实省时省力,但如果要做博士,或者长期科研,可能就是舍近求远了——模仿过程中,问题会被当成答案。

2.理论:摘要与结论的肉与灵

先说说各自的功能和结构,并捎带着提下这背后的逻辑。

2.1各自的作用

2.1.1功能上,摘要是相亲初见;结论是相识相知到相许。

成功的摘要有几个基本存在目的:

投稿时,编辑判断与期刊是否相关。无需读内容,快速分拣,有点儿像简历初选。过了才能进入基本程序;没过,就奔了纸篓儿了

刊文后,读者判断是否与自己研究相关。这是一个研究者的业务能力所在。期刊水平,以及同行认可程度分别反映在IF和引用次数上

数据库索引。即便年代久远,特定学校购买数据库权限不等,经费多的,可以购买全文;买不到全文的,至少有摘要。这功能是为做数据库和买数据库的工作人员服务的,与作者几乎无关

前两者与论文作者利益紧密相关。但除了作为文章结构的一部分,可能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摘要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写作能力的体现:将一个少则三千,多则十万字的文章压缩成一个一二百字的逻辑体;逻辑体自洽之外,最难的,还必须体现压缩前的风貌。优秀的文字、逻辑和构架能力总是让编辑和审稿人在同等条件下给更多关注。

相对于摘要的商人般的“务实”,结论似乎有点儿务虚:功利性降低的同时,学术性比重显著升高,书生气十足。

当一个读者读到结论部分时,至少已经读过了标题,摘要,主要图表等核心信息。这表明摘要的“引诱”功能已经实现,自然结论无需再卖弄风姿。“相亲”时的“第一印象”已然无关的情况下,结论可以不必再囿于通俗性,多散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艰涩学术味道。

总之,单就功能来看,摘要是文章的脸,是不是编辑的菜,是不是其他研究者的菜,都要先看脸,谓之第一印象;结论是文章的精神,价值不在于一时(当然,看你精神如何的前提是,看脸无“反感”)。

2.1.2逻辑构架上,摘要涵盖昨天(背景),今天(结果),和明天(外延);结论则重述今天(强调发现、问题与改进),展望明天(下一步工作)。

经典论文的摘要结构:

摘要:

摘要交代背景的意义在于设定一个舞台,设置一个定义域,为整个故事建立张力空间,便于理解演员和情节的关系

结果是摘要以及整篇论文实打实的安身立命之处,自然是主要部分,唱念做打不亦乐乎;

外延是摘要这个一二百字的小故事的结局,观众们怎么评价这台戏,是要有个说法、有个评价的,不然这一通折腾算是怎么回事儿

结论:

强调发现,为了让读者在最后那几分钟(当然,先读结论也是一个法子)记得这个故事大概讲了什么。毕竟,前面两三千字细碎的知识堆在一起,核心内容已经被淹没在细节里了

自爆局限、提出改进是作为科学知识高效传承和发展的友好工具。作为一个特定问题的研究者,亲身面对过一个个现实问题,就算是这个问题的老手了。爆出问题和方案不仅是一个优雅之举,同时也反映了绝大多数人科研进程中的日常:问题多于答案

展望未来,某种程度上讲对其读者是一篇文章最有实用价值的部分。这种价值不在于其细碎的数据、知识点,以及逻辑链条的各个环节,而在于其用简单的一两句话,给出了一个问题的答案,即便其不完美。这是学术研究对学术体系之外的价值体现,也是站在现在,对将来的勾画

注:以上各个部分是经典的论文结构才全部具备的。而平时我们读到的论文,绝大部分已经不再是经典格局。

2.2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以鲈鱼作为主体食材菜。

这里的鱼就是总结概括(summary,可用于替代conclusion职能)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不管煎炒烹炸的做法和火候如何,用的是同一种鱼,且不同做法都需要基于这条鱼本身的特性。如果仔细去计算,作为食材的鱼本身,占了整盘菜的七八成分量,不论是摘要还是结论

摘要的外延和结论的展望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同素异形体。两者都在争取跳出数字和艰涩的知识,想要为更宽口径的科技提供建议

不同点:整体而言,摘要尽量体现悬念、悬疑;结论体现大结局的清晰度和可能的续集引子。(多说一句,所有为吸引读者的、故事性强的叙事载体,如小说、电影等,更加突出以上结构。)

结论不再谈背景。背景是一个过渡接口,为避免唐突而设。一旦读者看了摘要选择继续读下去,背景便失去存在价值。好像把妹子骗到手后男生就不必再每天衣冠楚楚一个道理(虽然女生一直都注意打扮,赞)

摘要的实验总结要体现从未知到已知的差距“诱惑”,表面成分较多,用于引起继续读下去的情绪是核心;而结论的实验总结要体从已知到熟知的深入。两者的区别在于深度

 

摘要的外延,带有某种“忽悠”的属性。其多数在谈潜能、可能、未来,这种未来十之八九被编进了科学研究转化为应用的分母儿。相比而言,结论的未来往往是体现更为切实的未来操作。比如,对现有发现进行一个定性评价,下一步要做哪方面的研究,提出现有实验缺陷、如何改进实验方法等。这些未来很多时候是能够被付诸实践的。其可执行性甚至高到绝大部分从事尖端研究的学者对下一步工作绝口不提,以便继续保持技术优势

关于摘要的深度:如果能做到浅出浅入,务必剔除深层次的概念和术语。提醒自己,对论文理解最好的只有自己。所以,时刻考虑别人的感受,尤其是编辑和审稿人。

每一篇文章都在同时做两件事:提问题+解决问题。前面第1句提出宏观问题;第2句给出解题工具和方法;3句在观世界讨论起因问题;4句回到宏观,回到标题讨论问题起因;5给出解决宏观问题的可行方案;6给出这种方案的在专业圈子之外能产生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