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News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旅游汉语教学策略探讨

点击:562

旅游汉语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追捧。旅游汉语这门课程也应运而生,以满足更多留学生与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学习的需求。然而,当前旅游汉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就旅游汉语教学原则与有效做法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旅游汉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旅游汉语;教学策略;探讨

目前,中国成为全球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伴随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外国人渴望到中国旅游,******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在此背景下,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旅游汉语这门新兴对外汉语也应运而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实际看,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如何开展好旅游汉语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任课教师探索的重点课题。

一、关于旅游汉语课程的概述

旅游汉语课程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属于文化教学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可以说,这门课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合为一体。相较于传统以语言知识讲授为主的语言课程,旅游汉语将理论与实践、课堂内外都融合在一起。这门课与普通对外汉语课程的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专项化的补充与延伸。旅游汉语课程属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指外国人在我国旅游时运用的汉语,涉及到旅游六要素中的全部环节,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可见,这门课主要是传授与旅游交际文化相关的知识,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外国人,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于旅游文化知识。这门课是把对外汉语与旅游文化充分结合为一体的新学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吸引更多外国人学习汉语,提高外国人的汉语交际水平。

二、旅游汉语课程教学的主要原则

(一)将旅游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原则

旅游文化是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的。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大多数留学生在学习旅游汉语时,往往无法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为此,任课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基于旅游文化的背景,注重富有语言特色的日常交际用语的培养。同时,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将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就第二语言学习来说,“学习”与“习得”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习”是指有意识的去掌握知识******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开展“学习”,而在课下尽量为他们创设“习得”的环境。这样将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学习相结合,能够促使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将旅游语言能力、旅游语用能力、旅游文化相结合原则

就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语言能力属于基础,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才能促使语用能力与文化能力的发展。******而文化正是为这两大能力而服务的。旅游汉语课中囊括了很多中国旅游文化,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将语用能力、语言能力、旅游文化能力相结合,基于不同的旅游文化来锻炼学生的旅游汉语运用能力。

(四)主张“适度”原则

所谓“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三点:第一,这门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阶段要相适应。比如,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所使用的旅游汉语教材不宜包括大量生词。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去合理设置,******第二,教学内容主要与语言有关。尽管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旅游文化,但教师不能过多倾向于旅游,而要认识到旅游文化只是教学背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第三,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短时间内讲解过多旅游汉语知识,避免学生难以理解消化,出现厌学心理。

三、提高旅游汉语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巧用多媒体,培养学习动机

个人的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动机属于情感因素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若缺少动机,也就是缺少情感因素,则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旅游汉语教学造成阻碍。******通过设计课件,将旅游文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能更直观地欣赏中国美景,领略中华文化,从而增加学习的主动性。若缺少多媒体,学生很难领略这些文化,全靠想象,会渐渐失去学习这门课的热情。对此,教师可围绕旅游汉语教学的需要,从互联网上搜集关于我国旅游的相关素材,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将其整合为多媒体课件,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为旅游汉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开展角色扮演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就是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教师需提前做好相关准备,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开展情境模拟与对话练习,能够锻炼汉语口语能力,也能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将学生划分为数个小组,各组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组员自行选择饰演的角色。有的学生扮演游客,有的学生扮演海关工作人员,等等,大家开展汉语对话练习。又如,组织学生模拟“在商场”“在饭店”“在银行”等不同场所的情景,由他们自由进行角色演绎,使其在活动中掌握一些常用交际语以及一些常识。另外,在开展上述活动时教师也可融入“任务型教学法”,即提前安排学习任务,由各组组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学生汇报任务成果的时候,教师总结梳理各组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统一在黑板上进行讲解、纠正,为后续的整体点评做好准备。一方面使其汉语口语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的认识更进一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开展实地练习

若教学条件允许,可多组织一些实地训练活动。相较于虚拟场景的训练,实地训练的效果将更明显。由于真实的情景所接触的语言材料都是鲜活的,也是训练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理想平台。******正好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留学生在游览历史文化建筑、自然美景时可以身临其境真实感受到这些美景与旅游文化,自然会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与交际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比如,在向学生介绍中国五岳的时候,可组织去游览五岳之首泰山,让学生欣赏泰山的厚重与平稳,介绍“稳如泰山”这一成语,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又如,在讲解漓江美景的特色“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若没有亲自看到,往往是很难理解的景象,更不可能明白“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的含义。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可组织学生到实地去游玩一趟,亲自去看一看这些美景,顺便也可以普及相应的中国风景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实地游览的时候,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锻炼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同时,还应该鼓励他们主动与当地人交流,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实训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提前做足相关准备,包括时间、经费、安全等诸多内容。

(四)师生之间要多互动交流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利用多次刺激有助于语言知识的掌握。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促使其汉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根据心理学研究证实,第二语言的记忆过程主要是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而反复的再认与重现有助于强化语言记忆能力。******帮助他们加强记忆。反复多次的练习既可以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印象,也能练习口语能力,为生活中的交际奠定好基础。互动交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回答。学生也可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解开疑惑;二是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将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分组,各组开展交流互动。以上交流方式均能够为旅游汉语教学增添新形式,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反映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旅游汉语教学原则。

综上所述,旅游汉语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还有部分地方有待完善,也尚无现成的教学模式可供参考。为此,教师应密切围绕旅游汉语课程开设的目的以及教学需求,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学情不断加以改进,努力创设一个高效、轻松、愉悦的旅游汉语课堂,逐步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甜颖.浅谈旅游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J].企,2015(10): 237-239.

[2]黄艾.浅议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展旅游汉语专项教学[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56-58.

******

[5]汲翔,兰乔宇.提问式口语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4):89-89.

[6]刘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学理论,2011(14):36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