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词语辨析(二)
常见的词语辨析(二)
一、“启航”跟“起航”
“启航”是指轮船、飞机等第一次航行。例如:
(1)这艘船刚造好,明天上午举行仪式后将启航。
(2)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式驱逐舰已经完工,下周三将启航。
(3)这种支线飞机是我国自己制造的,预计下月启航。
(4)农用飞机已经造好了,不久将启航,为农业生产服务。
“起航”是指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例如:
(5)下午五点,这艘轮船已经起航,你赶不上了。
(6)这两天风浪太大,渔船不能起航。
(7)飞机下午两点起航,三小时后,抵达上海。
(8)在飞机起航前,乘务人员向乘客讲解乘坐飞机的注意事项。
由此可见,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启航”仅仅指第一次航行,而“起航”则是指轮船、飞机日常的开始航行。
二、“难免”与“难免不”
“难免”是说由于某种原因,不容易避免某种不如意的情况发生。例如:“不注意学习新知识,就难免在新时代的竞争中被淘汰。”
有时候,人们也说“难免不”,虽然加了否定词“不”,但所表达的意思跟用“难免”是一样的,请对比下面的句子:
(1)工作作风粗枝大叶,难免出漏洞。
(2)工作作风粗枝大叶,难免不出漏洞。
(3)新来的年轻同志,由于经验不足,难免出现点儿差错。
(4)新来的年轻同志,由于经验不足,难免不出现点儿差错。
(1)跟(2)都表示“可能出漏洞”,句意是相同的;(3)跟(4)都表示“可能出现点儿差错”,句意也相同。
在汉语口语中,人们还常使用“好……”跟“好不……”,意思也相同。例如:
(5)好热闹 好开心 好痛快
好漂亮 好威风 好伤心
(6)好不热闹 好不开心 好不痛快
好不漂亮 好不威风 好不伤心
(5)跟(6)中对应的说法,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对某种状态的肯定。但是“好容易……”跟“好不容易……”与上面的情况不同,都表示否定。例如:
(7)我好容易把他请来了,你又变卦了。
(8)我好不容易把他请来了,你又变卦了。
(7)跟(8)中的意思都是否定的,都是“不容易”的意思,这一点要格外注意。
口语中也常说“差点儿……”跟“差点儿没……”,用来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没有实现”时,意思相同。例如:
(9)他在台阶上差点儿摔倒。
(10)他在台阶上差点儿没摔倒。
虽然一种是肯定式,另一种是否定式,但都表示“没摔倒”,都有庆幸的意味。
三、“淹没”跟“湮没”的不同用法
“淹没”表示“大水等漫过,浸没。”例如:
(1)河里的水猛涨,村东的小石桥被淹没了。
(2)自打上游修建水库之后,肆虐的洪水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淹没农田和村庄了。
“淹没”也用来指泥沙或声音等盖过。例如:
(3)泥石流淹没了山脚下的小车站。
(4)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这里已经实现了“人进沙退”,过去狂风之后,黄沙淹没铁路的景象再也看不见了。
(5)热烈的掌声淹没了他的讲话。
(6)他说了没几句,下面的话就被哄笑声淹没了。
“湮没”的意思是“埋没”,用于人或事物。例如:
(7)当时的活跃人物名噪一时,到了今天,大都湮没不闻了。
(8)“文革”时代被看作轰轰烈烈的大事,许多如今已湮没无闻了。
(9)这一时期的诗人太多了,有些名声较小的,其诗作似乎湮没不存了。
从上面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两个词语的不同用法。“淹没”表示大水等漫过或浸没,也比喻性地表示声音等的“盖过”。“湮没”则主要用来表示人的名声或事迹的埋没或者事物的埋没。从常见用例看,用来指文化领域的人或事多些。
柳青的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第17章中有“各种炮火的声音混杂成一片,淹没了步枪声”一句,其中的“淹没”不宜改为“湮没”,而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写的“但没有人请他作自传赚钱,所以姓氏也就湮没了”一句中,“湮没”不宜改为“淹没”。
另外,“淹没”在口语中、书面语中都常说,而“湮没”有书面语色彩,多用在书面上。
- 上一篇:常见的词语辨析(二) 2022/06/20
- 下一篇:标点符号用法常见疑难问题(一) 2022/06/28